高考必备中外文学常识都有哪些?!
买那个叫"语文基础知识"黄绿色的书.我高考的那会我们班主任老师说这个好.我用过觉得不错.希望对你有用.呵呵
高中文体常识包括哪些
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
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206》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206》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高考文综知识点总结
关于知识的框架,市场上卖很多.建议卖 柒和远志 品牌的书,
归纳得很好,几块钱而已,下面是学习的方法介绍,希望可以帮到鉨.
政治:建立大知识框架
一、有针对性地复习
一些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十一五规划、神舟六号等重点、热点问题是"应知应会的",也是高考中必须反映的,这就要求在复习中,关注社会重、热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二、抓好基础知识、建立知识框架
在假期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建好知识框架.
在看课本时,既要"粗看"也要"细看"."粗看"是把书本由"厚变薄",整理出知识框架,用一定线索把各章节知识紧密联系起来;"细看"是把书本由"薄变厚",在前面宏观把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对这个框架进行丰富补充,把它充实起来.
大知识框架的建立,是为了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分级处理,将每一级知识点放进一张知识网络中去,形成一张完整的知识框架.如何对知识点进行分级处理呢?举个例子,我国国家对内职能四方面属于第一级知识点,那么经济职能中的四个目标、公共服务职能两方面为第二级知识点,公共服务职能中,创建良好社会环境中包括维护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制度三方面内容可以视为第三级知识点.假如把政治学科所有知识点都按照这样一个思路,制作一份最完备层次最清楚的知识结构图,将五本书彻底读薄了,知识体系也就建立起来了,在第二轮复习时就有了最有效的武器——知识框架.
第二个过程,就是把书读厚.对照自己的知识框架,再翻一遍书,看一看哪一个知识点遗漏了,哪一个知识点只注重了前两级知识点而忽视了第三级知识点,都要及时补充.读厚的第二层含义就是找联系点,每一个知识点几乎都可以以某种方式在单科内部其他章节或跨越三科找到相对应的联系点,如政治常识中的以人为本,在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活动原则、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等知识点中都能找到相关叙述.
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做一定练习题,这样可以查漏补缺,强化巩固.练习题不必多做,宜精做,首先把老师指定的单元练习类作业认真完成,重点在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然后按照章节顺序做一些专题高考题,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规范,有利于培养严谨的学科解题能力.
三、科学合理地安排和利用时间
在家里复习最重要的是如何合理的安排时间.在复习当中,要注重对政治课采取"过电影"的方式来复习,不断地利用零碎时间回忆自己所复习过的知识,这样的复习方式符合记忆规律,效果比较好.
地理:应重视"十抓"
抓"概念"重"消化"
复习时,要十分重视概念,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定、推理问题时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非凡轻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
抓"原理"重"理解"
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把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抓"归纳"求"规律"
从非凡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
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作如下努力: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练习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往往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破坏生态环境.
抓"一般"推"非凡"
摸透了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后,就可推知个别的、非凡性地理事物的特征.
抓"共性"重"个性"
地理事物既有共性,更具个性.每一区、一地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就是同一区域内部也不会一模一样.
抓"运算"促"智能"
为了提高地理运算能力,要作以下分类练习:比例尺与图距、实距换算.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与等高线的计算.垂直气温的计算.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换算.昼夜短的计算.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各种百分比的计算.
抓"对比"找"异同"
比较的范围可大可小,比较的内容可多可少.既可综合比较,也可单项比较;既可从自然条件方面比较,也可从经济条件方面比较;既可进行纵向比较,又可进行横向比较;既可对同类事象比较,又可对相关而不同的事象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抓"读图"明"空间"
要求:书上的图必须一一理解,学会分析、应用.充分利用填图册,按要求和规格填写地理事物.无论是平面图、立体图,还是示意图、景观图,要会勾画轮廓.
抓"新知"拓"视野"
每年高考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识,所以,对报刊上的"新闻"不可不留神.如: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国内外严重的自然灾难.国内外新开辟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地学新理论、新探索.人类面临的问题.(江苏海门市天补中学 陈建兵)
历史:复习四大误区
误区一:
重覆盖面广、轻重点主干.在备考复习中,有些同学为了以不变应万变,认为只要把课本的点点滴滴,一字一句都复习到且记住了,就一定能考好.其实这样做,既不科学,也不能适应现在的文综高考.在复习时要注重对重要历史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和理解,抓住主干知识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点线面一体的主干知识结构,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构建完整的历史主干知识网络,同时要注重对同类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应对学科内综合.
误区二:
轻学科内综合、重跨学科综合.在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真正跨学科知识的综合题目并不太多,绝大多数题目都是单一学科知识,或是几个学科知识拼盘,往往是只要用单科的知识就能基本正确答出.为此在历史学科复习时,不应在难度和跨学科渗透上过多地做文章,应把好自己的"门",构建好学科知识体系,牢牢把握住重点内容、主干知识.在临考前一个月左右时,再进行串"门",以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不变去应对高考题目的万变,才是真正的出路.
误区三:
重强化练习、忽视思考的误区.练是必要的,但选题一定要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在用资料或做题的过程中,能对所复习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反思.
误区四:
强调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忽视基础知识练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关注社会热点、焦点、不回避社会热点和焦点,是近几年"文综试题"的一大特点,正是这一大特点,导致历史复习时易步入过分关注热点和焦点,忽视基础练习和基本技能培养的误区,出现了抓了芝麻而丢了西瓜的现象.所以这里建议在文科综合历史复习中不要盲目地去追逐热点问题,以至对每一热点都进行专题复习,而应在复习中注重基础知识的练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从而真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