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介绍400字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分为黄巾之乱粻盯纲故蕺嘎告霜梗睛、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推荐一本书的作文300字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不同的时期读它,有着不同的感受.
读连环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191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我还明白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
打,一个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计."……的含义.
读青少版的《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着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203、软弱无能的刘禅……
读原著《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而我喜爱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随着我的成长,每次研读《三国演义》都有不同感受,《三国演义》真是伴我成长的一本好书.
简要介绍《三国演义》这本书
公元三世纪东汉末年,以曹203、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由于各国后主过于无能而亡国.蜀后主刘禅被钟、邓合军擒于成都,吴后主惧战而降,魏后主曹奂被迫移位于司马炎改年号为晋,从此天下皆归司马掌控.正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三国故事的写定本,约八万字,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栏图相,下栏正文.全书以司马仲相断狱故事为人话,正话从刘关张桃园结义开始,结束于诸葛亮病死.
从平话的内容和结构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但整体描写粗枝大叶,文词鄙陋不通,故事情节离奇,多不符合正史记载,人名地名也多谬误,似乎还是未经文人润色的民间艺人作品.从上述的记载和残留的作品看,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愈来愈丰富,这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
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三国演义